3116

保监会紧急摸底上半年万能险数据 或防利差损风险

2017-6-22

2016年08月15日14:19         黄蕾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号:大 中 小】

访问量:53

近年来,我国人身险产品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其中投资型险种增长最为迅猛。监管部门在看到市场活力被激发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部分业务、部分公司隐匿在市场总体向好背后的潜在风险。

上海证券报昨日独家获悉,保监会近日在行业内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人身险公司报送2016年1月至6月万能险业务数据,主要填报各预期存续期限下的规模保费收入和产品情况,摸底资产负债匹配及利差等具体现状。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利差损风险也正是目前保监会聚焦的行业十大潜在风险之一。

或防利差损风险

随着《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今年3月下旬的实施,监管部门对于中短存续期产品这类高成本保险业务的整肃规范行动正式启幕。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对万能险业务数据摸底通知的下发,意味着保监部门的上述整肃规范进入了实操阶段。

事实上,从记者了解来看,此次万能险摸底,包括但不仅限于存续时间不满5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万能型)。此次需要各人身险公司报送的万能险数据,主要按预期存续期限在3年期以内、3年至5年期、5年至10年期、10年期以上等四类进行填报,包括相对应的规模保费收入、产品全称、险种类别、最近月份结算利率、对应万能账户投资收益率、对应万能账户主要资产配置品种(按流动性、固定收益类、权益类、不动产类、其他金融类等大类资产填报)。

不难看出,保监部门此次摸底万能险的态度坚决。知情人士透露称,根据要求,此次各人身险公司报送的相关数据报告应盖公司印章,并由董事长或总经理签发,而对于未按规定时限报送的公司,监管部门将视情况在行业内进行通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再次排查中短存续期产品之外,此次对整个万能险市场情况的摸底,可能与预防利差损风险有关。“从投资环境看,利率下行、资本市场震荡波动,人身险公司为吸引客户、提高产品竞争力,往往倾向于提高预定利率,进一步增加了刚性负债成本,加剧了利差损风险。万能险的结算利率虽然可以调整,但人身险公司为营销需要、为减少退保风险,调整的空间也不是太大。”

正是目前保监会聚焦的行业十大潜在风险之一。据了解,针对这一风险,监管部门将重点检查存量业务利差损风险情况、利差损风险的防范应对情况。具体来说,将重点检查保险机构的资金运用收益情况、负债成本情况、当前利差损情况;重点检查保险机构是否建立了防范利差损风险的相关制度或管理流程,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是否考虑到收益匹配,负债端是否根据市场利率变化适时调整负债成本,如果出现利差损是否采取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投连险或成替代品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得知,随着监管高压态势的持续,多家近年来倚重中短存续期万能险的人身险公司已开启转型之路。但转型是个艰难的过程,如何在满足由于满期给付与提前退保造成巨大现金流需求的前提下调整业务结构、降低投资风险偏好,是个不小的挑战。

记者与业内人士的交流来看,其中有人身险公司已经或正计划转战投连险,以此寻求新一轮的保费规模突破。这主要是由于根据保监会此次规范中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定义,投连险产品、变额年金险产品被排除在外。

然而,市场人士不免心生疑问:万能险有一定的保底收益,而投连险完全由投资者自负盈亏,两者特性不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自然也不同,投连险能否接过万能险手中“拼规模”的大旗?

一家寿险公司内部人士私下告诉记者,一方面,经过这几年在万能险上的销售铺垫,保险公司的口碑传播效应逐渐凸显、投资能力得到认可;另一方面,通过对投连险巧施“易容术”,或许仍然可以虏获部分投资者的“芳心”。该人士口中的“易容术”主要是指,将投连险的投资期限等进行异化、往短期化方向发展。


从既符合监管规定、又同时具备可操作性这点来看,投连险确实可以成为中短存续期万能险的替代品。“但投连险一旦短期化,对于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期间可能需要不停地进行调仓配置。于保险公司而言,产品期限越短,流动性管理就越复杂。没有金刚钻,最好不要揽这瓷器活。”一家寿险公司相关人士感慨道。


下一条

保监会支持符合条件的险企在新三板挂牌

上一条

辩证看待保险业快速发展和带来的问题

相关信息
扫一扫
直接在手机上打开